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日韩欧美亚洲一,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V大片,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瑟

陜煤故事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陜煤故事 > 陜煤文苑
陳鳳鳴:蘿卜餡餃子 家的味道
發(fā)布時間:2021-02-05     作者:陳鳳鳴   點擊量:3031   分享到:

快過年了,讀研究生的女兒回到了陜西渭北礦區(qū)的家里。十幾年的寒窗苦讀,乖巧的女兒一直用小小的肩膀扛著,讓我總是覺得虧欠她點什么。好不容易盼回家了,就想著給她做點好吃的。

“我想吃奶奶包的蘿卜餡餃子?!迸畠旱囊痪湓挘雌鹆寺裨谖倚睦锏幕貞?。

從我記事的上世紀七十年代起,每逢過年,母親都要包蘿卜餡餃子,那是我童年時期最喜歡的年飯,而且只有過年時才能吃到。一大盆的蘿卜餡,從除夕當晚就開始包,一邊包,一邊下鍋,好了之后端上桌。就這樣斷斷續(xù)續(xù)要吃到正月十五。

我的老家在河南農(nóng)村,盛產(chǎn)小麥、玉米、紅薯。在那個缺吃少穿的年代,雖然餓不著肚子,但一年到頭也吃不到幾個白饃饃。蔬菜基本以產(chǎn)量較高的蘿卜、白菜、冬瓜為主。每年冬季,院子里的地窖、地坑里,都會儲藏夠一家五六口人吃一個冬天的紅薯、蘿卜和白菜。過年時,村里家家戶戶都包蘿卜餡餃子,已是不二選擇。

同樣是蘿卜餡餃子,不同的家庭都能包出不同的味道。過年,吃一碗母親包的餃子,絕對是最美的享受。年三十一大早,母親會將一大筐洗得干干凈凈的紅白蘿卜,擦成絲、剁碎,再放入兩三斤五花肉和蔥姜,反復攪拌均勻,然后裝進一個較大的陶瓷盆里。香噴噴的餡子做好了,饞得我直流口水,只盼著傍晚時分,鞭炮響起,餃子下鍋。

蘿卜餡餃子

母親說,餃子餡兒不能很快吃完,要不然到正月十五的時候就沒錢割肉了,要留出來一碗,到時候做蘿卜豆腐餡摻進去。在我看來,母親是想把過年的福氣一直給孩子們留下來,愿兒女少一點磨難,多一些平安幸福。不管怎么說,母親做的蘿卜餡餃子,幫助兒時的我們驅(qū)走了隆冬的嚴寒,教會了我們勤儉持家、平淡生活的道理。

日子一天天地流逝,年復一年。全家雖說搬到礦區(qū)已經(jīng)四十多年了,但每年過年吃餃子的習慣卻一直傳承著。說到底,它就是一種家的味道,是一家人團圓的象征,也是中華民間古老傳統(tǒng)的一種生活習俗。

對于餃子的來歷,史料記載和民間傳說頗多。“餃子”起源于北方,在其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名目繁多,唐代稱餃子為“湯中牢丸”,元代稱為“時羅角兒”,明末稱為“粉角”,清朝稱為“扁食”?,F(xiàn)在,北方和南方對餃子的稱謂也不盡相同。北方人叫“餃子”,南方不少地區(qū)卻稱之為“餛飩”。餃子因其餡的不同,名稱也五花八門,不管怎么稱呼,都好吃,總能品味出一種情結。因此,過年吃餃子在精神和口味上都是一種很好的享受。

餃子,積淀著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精髓。餃子,在華夏兒女眼中不僅是一個耳熟能詳?shù)淖盅?,更是被賦予了豐富的內(nèi)涵和寓意,象征著新的一年喜慶團圓。

歷史已遠去。在新年的鐘聲即將響起的那一刻,母親依舊給一家老小端上一盤純蘿卜餡餃子。吃著餃子,感受著母愛的溫度,談論著衣食住行變遷的故事,回味著電視里《難忘今宵》的歌聲,心里倍感幸福。

“爸!想什么呢?”

“我在想,小的時候啊,爺爺奶奶拼著命似的掙錢養(yǎng)家,不管家里光景多難熬,他們都心甘情愿地把僅有的最好的東西給了我們,爺爺奶奶獨自承擔著生活的貧困甚至苦痛,抑或說,是我們踏著父母的肩膀長大的?!?br/>

“爸!咱一起包餃子吧,蘿卜餡的,包好了把奶奶接來吃?!?br/>

聽著女兒的話,心里倍感釋然和欣慰。我和女兒相視一笑說:“走,包餃子去,蘿卜餡的,包好了把奶奶接來吃?!?span style="text-indent: 2em;">(作者:陜西陜煤韓城礦業(yè)有限公司 陳鳳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