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圍繞如何實現110工法、工作面智能化、快速掘進和信息化平臺等問題,各級人員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要本著安全高效、實用管用的原則,堅持高起點謀劃,高標準要求,努力將西卓煤礦建設成為復雜地質條件下的智能化礦山的示范者,為建設智慧澄合加油蓄力。”該公司黨委書記、執(zhí)行董事葉東生在渭北復雜地質條件智能精準開采暨智慧澄合建設技術交流會上強調。
今年以來,澄合礦業(yè)公司以集團公司、股份公司建設智能化礦井相關精神為指導,堅持“一個綜合信息化網絡平臺+N個自動化控制系統(tǒng)”的建設構架和“3+4”的建設思路,打造具有澄合特色智能化建設模式全面升級的2.0版,推動礦井的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進一步提升公司勞動效率和安全管理水平,為實現公司高質量發(fā)展積蓄強大動能。
群英薈萃 澄合論“智”
為推進渭北復雜地質條件下的智能精準開采,加快智慧澄合建設步伐。11月18日,由中國煤炭科工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王虹帶隊,院士康紅普、總工程師張彥祿,西安院、太原煤科院、智慧礦山研究院,北京華宇工程相關人員組成的專家團隊來到澄合,就渭北復雜地質條件智能精準開采暨智慧澄合建設進行考察交流。
“在主運輸上,應采用寬帶面、低帶速方式,可以降低電耗,在輔運輸上,采用無軌膠輪車的方式,來提高運輸效率。”
“在回采工作面的支護方式上,要改變傳統(tǒng)的單體支護方式,對支護參數再優(yōu)化,改變密集型支護為自動移機、三機同移方式。針對巷道變形,可以使用巷道修復機,完成可以達到實際要求。”
“推行110工法,要充分考慮井下防治水等自然災害,不建議使用切頂成巷,而是采用沿空留巷的方式?!?/p>
座談交流環(huán)節(jié),專家組成員結合實地井下調研情況分別就礦井掘進支護、井下裝備、地質條件保障、自動化建設、防治水工作以及輔助運輸等方面的觀點進行了交流,提出了改進提升的意見和建議。王虹對澄合在西卓煤礦建設上堅持的高起點謀劃、高標準要求、高效能運轉頂層設計理念表示贊賞。他指出,轉變觀念,打造智能化礦井是傳統(tǒng)煤礦實現轉型發(fā)展的必由之路,中煤科工集團將成立專業(yè)團隊,提供個性化服務,為打造渭北復雜地質條件智能精準開采標桿企業(yè)貢獻力量。
智能澄合 強勢推進
“經過幾天緊張的學習,確實頗有感觸的,尤其在了解了黃陵礦業(yè)的安全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后,我切實看到了存在的差距不足,在今后的學習中,我一定會跟著師傅認真學習,盡快掌握智能化綜采設備的操作知識,為公司首個智能化工作面實施貢獻自己的力量。”參培人員曾小強說。為提高干部職工智能化綜采技能素質,保障澄合首個智能化綜采工作的順利推進,近日,來自山陽煤礦公司的36名管理人員及職工組成的智能化綜采技術學習開赴黃陵一號煤礦,進行為期40余天的緊張學習。
為了確保實現綜采工作面使用智能化成套裝備、提高單井水平和減人提效等智能化礦山建設目標,澄合礦業(yè)公司從思想上提高認識,加強宣傳引導,使干部職工認識到智能化建設是實現礦井安全高效發(fā)展的有效途徑,成立獨立管理組織機構,制定細化建設工作安排,認真抓好落實,確保每個建設項目按照工作安排的時間節(jié)點按期完成。
“今年,我們力求從關鍵核心技術上解決企業(yè)發(fā)展的難題和瓶頸,取得了董礦煤巷單進完成460米,進行了膏體、條帶、TDS充填、110/N00開采技術和經濟投入的可行性論證,安全生產信息共享平臺實現了全面上線運行,組建集團 “防治水研究分中心”等成效?!痹摴旧a技術部負責人表示。
在下一步工作中,該公司緊盯股份公司“331”任務目標,進一步優(yōu)化支護參數,著力在單進水平提高30%,掘進工作面減少30%,各礦組建素質過硬、裝備精良的掘進隊伍,山陽首個智能綜采工作面生產試運行,110/N00工法推廣應用,TDS智能干選系統(tǒng)等重點項目上求突破,全面實現2020年完成綜合自動化平臺建設,2021年綜采工作面少人無人化作業(yè),2025年,公司全面實現生產智能化、業(yè)務標準化、運營高效化、管理決策智慧化的目標任務。(楊秦釗 趙倩 田野)